Q: 哪一刻决定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? 记得2010年6月底,我去北京参加曾奇峰老师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初级班。这是我第一次学习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理论。那次学习回来之后,我写了一篇文章《6天>6年》。
的确,自从2004年跨专业考上心理学研究生,以心理学标定自己的专业身份整整6年,却远不及这6天精神分析学习带给我的心灵震撼大。
在北京化工大学上课的那6天时间里,我和同学每天课余在操场转圈走步两三个小时,做各种或浅或深的自我剖析,既痛且泪又酣畅淋漓。
从那6天起,我下定决心,做一名精神分析取向心理咨询师。
Q: 从学习到从事咨询印象深刻的一件事? 我的职业是高校专职心理咨询师。自2010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以来,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:
2018年6月,一个时常陷入自杀意念的学生,背着背包向我临行告别,准备出走外地,去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结束生命。
我的心情无比沉重,备感焦虑,对Ta做了整整四小时心理危机干预,直至Ta最后放弃这一思虑已久的计划。其间的艰难无法言说。
只是庆幸,在这场生死拉锯战中,挽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,也无比感慨心理咨询工作的重大意义。
Q: 在咨询过程中的关注或思路是什么? 我在咨询中关注于来访者情绪行为背后的潜意识原因与象征性意义,在此时此刻的咨访关系探讨中,帮助来访者觉察关系层面的重复性模式与深层意义,从而逐渐缓解与改善心理困扰。
Q: 想对来访者说的“一句话”? 爱自己,懂自己,看见自己。没有人比你更值得。